欢迎访问云开·全站appkaiyun
发布时间:2024-11-04 点此:614次
我是个音乐文盲,不会弹奏任何乐器。小时候学过二胡、笛子、口琴,但没学好,就被废弃了。我不懂音乐,我不能唱所有的歌曲,而且我只是跟错了调子。因为我在家乡小山村上的小学每周有一节音乐课。我只是跟着老师唱,并没有教过音乐的基础知识。但我还是喜欢音乐,尤其是经典老歌。在我80年的人生中,有四首歌陪伴我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,铭刻了我过往的梦想,隐藏了我的悲伤,表达了我的快乐,融入了我的生活。我想这大概就是《时光之歌》的意义吧。
孩子们的梦想:我们一起划桨吧
《祖国的花朵》电影场景
《我们来荡桨》是电影《祖国的花朵》(1955年上映)中的插曲。它已风靡全国,至今仍在传唱。我在家乡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看了这部电影。
当时,我的家乡宁波柴桥一带属于东南前线,是解放军驻防的。我们村子很小,老房子旁边就驻扎着一个班级。每隔一段时间(3个月或6个月)就会放映电影慰问部队。这部电影在我们小学的操场上露天放映。中间留一块给部队用,四面留空。这对于当时和当地看电影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。无论什么样的电影,只要电影上映,十里之外村庄的人们都会来。七姨八姨早早就到亲戚家来了。成千上万的人,无论男女老少,都涌入操场。每次放映前半小时,部队列队、歌歌、列队,精神抖擞,引发观众阵阵掌声。战士们一坐下,就开始互相唱歌、唱歌,引发了周围群众的欢呼声,操场上充满了欢乐。但电影放映机一播放字幕,操场上顿时鸦雀无声。
《祖国的花朵》上映的那天是1956年6月中旬的星期日。那天,我恰巧和村里的几个朋友去海边钓了一桶小海鲜。尤其令人惊讶的是,我居然在稻田里钓到了一条一斤重的青鱼(黑鱼)。在我的家乡,河鲜比海鲜还珍贵。青鱼是河里的珍宝,极难捕获。回家的路上,我的心情非常激动。谁知道一爬上山,我就看到小学操场上有一个大屏幕。哇,今晚真的有电影!这件事已经疯传好几天了,我每天都在期待。
“今晚有电影!”喜悦从天而降,几个小孩子疯狂地跳上山坡,冲向小操场。如果算上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,那一晚将是难忘的。
当晚放映的电影是《祖国的花朵》。虽然这部电影没有前段时间上映的《神探》那么精彩,但是也足够我们欣赏了。晚上躺在床上,电影的场景在我眼前闪现,如梦似幻。我不敢相信世界上还有如此美好的孩子们的生活。
第二天的语文课上,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问:“昨晚你看电影《祖国的花朵》了吗?”除了一个男生,其他人都举起了手:“我做到了!”老师现场布置:“今天的作文课,每个人都要写一篇对《祖国的花朵》的评论。那篇作文我记不清在讲什么了,但我清楚地记得一句话:“当我们能过电影里的生活吗?”
一周后,上音乐课。音乐老师教我们唱《让我们荡起桨》。她把歌词写在黑板上,她唱了一句,我们全神贯注地跟着唱。不到一节课,全班同学都能齐声唱歌。音乐课是早上的最后一节课。以前,学生们盼着早点下课,赶回家吃晚饭。那天,下课铃响了,全班还在唱歌:
让我们挥动桨
小船推开波浪
美丽的白塔倒映在海里
绿树环绕,红墙环绕
小船轻轻地漂浮在湖水中
凉爽的风吹过我的脸
其他年级的学生都站在窗边听我们的歌。我们对此很兴奋,越唱越热情。那首歌像一阵“凉风”吹进我们的心里,激起我们内心幸福的涟漪。
很快,我小学毕业了,我的童年结束了。当然我并没有过着电影里的幸福生活,但我是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梦想和追求度过了童年的。
《让我们一起划桨吧》,这首歌蕴含着我的梦想,是驱使我奋力拼搏的活力源泉。
青春在飞扬:汾河水在咆哮
电影《汾河长流》
《汾河汹涌》是20世纪50年代拍摄的电影《汾河》的主题曲。当时知道的人不多,现在也很少能听到这首歌了。但我永远不会忘记,当我唱这首歌的时候,那是我青春年少、风华正茂的时候。
我于1963年秋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,入学后不到三个月,新闻系除应届毕业生外,全体师生都到保山县开展“四清理”运动。我们科室均设在罗店公社(镇)。我和三个同学被分配到M大队,我被要求担任“四清”工作组的书记员。工作组组长卢姓,是总工会的干部。安顿当晚,M旅指挥部召开干部会议,宣布工作组开始工作。我们的工作很明确:查账,查近三年的财务账目。上述统一安排称为“三查”:所有票据、明细账、当事人都要一一核对。三个大箱子里装满了M旅的财务账目。大部分是报销单的废品,70%以上是白单。比如去公社开一天会,报销一个三角;如果大队有会议研究工作,就报销一元五毛的午饭费。我们要检查,检查什么?是检查班子里的干部有没有贪污公款或者占用过多的情况?报销人去公社开会了吗?有多少人会参加午餐会?作为工作组的书记员,我每天晚上都要进行统计,并在8点前将核查进度结果报告给公社工大队。
一开始,我们极其认真、细致,不漏掉每一笔账。如果有任何疑问,我们会集中精力进行调查。当时审计的口号是“查到底、算每一分”。但几个星期没日没夜地辛苦工作后,我不仅疲惫不堪,而且还开始感到无聊。看到各种报告我真是想吐,上级每天都催我去拿。有些统计数据让我笑或哭。有一次,上级要统计参加聚会的人数,记辛酸苦辣,口号喊了多少次,有多少人流泪,有多少人痛哭流涕?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填表,就去请教工作组的老鲁。老鲁看了看,让我坐一会儿,说了一句很有想象力的话:“做事情的时候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体育,要分轻重缓急,什么是轻?比如这种数字,多报少报。” ——举报不紧急什么?比如官员贪污或者拿了太多钱,如果最终被追查到,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。 “我不知道这是工作经历还是生活经历的问题。 ,却是我步入社会后的第一堂课。
事实也验证了老鲁的话的真实性。 “四清运动”回校后,我们M大队工作组清理干部贪污腐败、暴饮暴食、霸占等举报,没有任何成果,但也没有发生事故。与几个工作组不同的是,一开始就“取得了成果”。 “辉煌”,风景很美,但事故却不断。即便如此,大队的几名干部也厌倦了被询问。一次会议上,组长当众放弃了工作,站起来严厉地说:“很多账目我都记不清了,不要再问我了,你找到多少就接受多少,我不会的。”再做一次吧。”说完,他站起来说:离开后kaiyun官网登录,其他干部也都站起来离开了。老鲁叫我不要举报,“人家说的是生气的话”。后来我才知道,直到春节,全公社全大队的干部十有八八都辞职了。
春节过后,工作组重新集结,通知所有账户全部查封,不再核查。工作队集中精力春耕。老鲁带我们参观了各个生产队。名义上是“视察春耕”,其实不过是闲着。这大概是“四清”运动中我最轻松的一段时光了。
但艰难的日子即将到来。 1964年3月上旬,通知全体学生到贫下中农家庭“同吃同住同劳”,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。于是,我们的身份再次转换:从“四清”队伍中的一员,变成了教育对象。我收拾好衣服,搬进了农家。房东是一位50多岁的阿姨。她的丈夫已经去世了。她的儿子和儿媳在上海从事环卫工作。她带着两个十几岁的孙子。我的搬进来给她带来了很大的不便:她家只有一个房间,面积不大,所以她得腾出一个角落,摆一张床。更让她担心的是一日三餐的吃法。她怕我吃不好,惹邻居笑。
《三通》的两个多月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。我连一日三餐都吃不了。好菜一上来,房东的两个十几岁的孙子就吃光了。我无法与他们争夺食物,总是半饥半饱。晚上我蜷缩在角落里用一米宽的门板搭成的床上。我没敢翻身。我在睡梦中从床上翻滚了好几次。
在经常挨饿的日子里,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去公社(镇)取文件、送报告。从M村到公社大约有十多里路。三月,油菜花盛开,微风吹过,油菜花香沁人心脾。走在田间小路上,比人高的油菜花在胸前、脸上摇曳,香气扑鼻,一头油菜花。不过进城后,我不仅精神放松了,还有一个更实际的物质需求:去罗店镇买点馒头。罗甸镇有很多著名的传统糕点,这是我们近几年才了解到的。那时唯一的愿望就是填饱肚子。 “四清”工作队有明确规定:队员不得购买零食、食用。他们强调要与贫下中农同甘共苦,不许特立独行。所以,我只能偷偷买馒头,偷偷吃。
我每周进城一次,终于有了足够一天的食物。生活上的苦可以忍受,但内心的苦实在难以忍受。三四月的江南,春意盎然。我会跟着成员们去田里做一些轻松的工作,度过这一天。但更多的时候,是烟雨,我想做事却无事可做,我想说话却没有人说话,我想看书却带的几本书已经读完了,我没有书可看,只能坐在房东家里。 ,心里涌起担忧:我们为什么不在学校接受教育呢?必须去农村接受再教育吗?我们到底能学到什么?
一天晚上,我在大队开会。会议结束后,我真的很饿。我和同学甘永恒悄悄来到大队部旁边的食堂,用粮票买了两个桃酥。两个人短短几口就把饭吃完了,我也忍不住讲起了自己的烦恼。甘永恒是湖北人。他身材矮小、强壮,而且通常沉默寡言。他听到我吐苦水,呆呆地看了我一会,突然严厉地说:“我每天都饿着肚子,瘦了五六斤。我千里迢迢离家到上海读书,却没有我又来这里接受贫下中农教育了。来自不识字的农民。”这次,我们聊了大约两个小时,几个月来我第一次感到轻松,但我们都感到困扰,无法释怀。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无聊的生活,回到学校呢?
1964年4月,我们突然接到通知,全体大学生到公社集合,准备返校。同学们都欣喜若狂,争先恐后地互相转告,匆匆收拾好行李,赶往公社。因为我是一名办事员,所以我要把各种文件整理好交给工作组卢老师,于是我就匆匆赶往公社。一路慢跑,真像逃离苦海。到达公社时已经是晚上了。快到公社办公楼时,远远就听见歌声传来。我不知道这首歌是什么,只听到“哇啦啦,哇啦啦”的副歌声。当我迫不及待地冲进公社大门时,会场里已经挤满了新闻系的师生。大家围成一个大圈,一边剥着新鲜的蚕豆,一边尽情地唱歌。刚才听到他们唱《汾河水奔流》。那时我不知道这首歌是从哪里来的。我只是觉得它是如此的轻盈和光滑。会场周围,一群群同学,也有说有笑。 。时值阳春三月(农历)。迎面吹来的春风,四周飘来的歌声和欢笑声,让我热血沸腾,就像一个漂泊多年的远方游子,回到了温暖的家。我放下行李,立即加入剥蚕豆的队伍,加入合唱,哼着歌,欢呼着:
汾河水奔腾
阳春三月,杏花盛开
等到五月杏子成熟的时候
大麦和小麦再次开花
人心如汾水
看那长长的流淌
日日夜夜无忧无虑地前行
我们尽情地歌唱,唱的不是汾河的水,而是我们流淌的青春,如滚滚的流水,日夜前行。正是在青春绽放光芒的时候,我们才放飞自我,让青春飞扬。
那一年我18岁了,时间过得真快。现在我已经快80岁了,《汾河水奔腾》这首歌一直在我耳边响起。我不仅怀念自己的青春岁月,也激励自己永远保持年轻和活力。
中年的困惑:渴望
《欲望》剧照
《欲望》是电视剧《欲望》的主题曲。随着电视剧的热播,歌曲《欲望》也走红了演唱会、街头。而我喜欢这首歌,和我当时的处境有关。
电视剧《欲望》于1990年播出,当时电视普及率并不高。每家有电视的家庭都在观看,邻居们也都挤过来,这是前所未有的盛事。我很少看电视剧,但《向往》是我从头到尾都很少看的电视剧。我喜欢这个节目kaiyun体育登陆网入口手机版,更喜欢这首歌。就像歌里唱的那样“随着时间的推移,那时的我很迷茫”。我当时就很迷茫。
1979年秋,我再次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生,师从王忠教授。 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。当时他才30岁出头,已经充分度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激情岁月。当时,“振兴中华”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。复旦校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到了晚上,几乎所有的教学楼、办公楼都灯火通明。图书馆和教室里挤满了埋头学习的学生。学校的布告栏上每天都会贴出十几张晚间演讲的海报。大大小小的办公室、会议室里挤满了研讨会,讨论着各种学说,讨论着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,陈述着各种观点。随着思想的解放,改革开放的春风向你我吹来。置身于这样的趋势之中,我对中国的未来和我自己未来的事业充满信心。虽然到了1985年,我已晋升副教授,担任新闻系副主任,工资仍然微薄,生活清贫,但我一心扑在工作和学习上。当年的读书热情用如饥似渴来形容并不为过。读书成了我最大的快乐。我几乎什么书都读过,印象最深的是20世纪80年代最畅销的《走向未来系列》(第一本书出版于1983年12月)。那是一套涉及经济学、哲学、社会学、政治学、人类学等学科的科普读物,但对我来说都是新知识。每次读一本书,就像打开一扇窗,看到了一个新世界,就像喝了沙漠中的甘泉。晚上在灯下读书是我的终极享受。看了很多书,我有了一些信心。至少我不会在各种研讨会上不识字或犯常识性错误。我渐渐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,也渐渐变得更有活力。
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,《向往》播出的时候,80年代的沸腾生活戛然而止。似乎一切都平静下来,又回到了原点。我和战友们都深感困惑:改革开放还能继续吗?国家的发展路在何方?与此同时,我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感到困惑,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。一个组织想雇用我在媒体工作,并为我提供了类似的职位。经过深思熟虑,我认为我的性格不适合,所以我拒绝了。一些外商和国企想聘请我到新成立的公司工作。当时的工资已经算很高了,意味着我要去海外做生意。我什至和部门的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广告公司,但基本上失败了。事实证明我不是一个商人。那段时间,我去明尼苏达大学做访问学者。当时我的妻子和儿子已经在美国了。但我的年龄、知识结构、语言表达无法在美国生存。那些年,夜深人静的时候,我常常站在窗前,想起孔夫子说的“四十不惑”。但我已经四十多岁了,我仍然对自己不确定的未来感到困惑。心情郁闷时,我不禁哼起了《向往》,“人生路漫漫,上下求索,心向往真诚的生活。”委婉又略带悲伤的曲调传达了我当时的心情,让我得到了一些安慰。
正是在人生的彷徨中,“东风送眼春”。 1992年3月,邓小平南方讲话公开发表,再次启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,明确了中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方向。确实像一阵强劲的东风,迎来了中国明媚的春天,驱散了我心中的郁闷。 ,让我对国家的发展和自己的职业前景再次充满信心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当年的迷茫早已消散,但《渴望》这首歌却依然在我的心中回响。
晚年回忆:昨天又来了
《昨日重现》(Yesterday Once More)由美国木匠乐队于1973年演唱,风靡全球,成为好莱坞百大金曲之一。
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,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年度学术会议上。晚餐后,会议主办方组织参会人员在酒店免费卡拉OK房唱歌,我也被邀请当观众。参加的人基本都是来自各大学的老师,大家纷纷上台秀歌喉。有些老师唱歌确实很好听。我使劲鼓掌,却只能佩服他们,不敢说话。演唱结束后,主办方看到还有几位老师没有上台,就规定在场的所有人都必须贡献一首歌曲,唱完后离开。我惊慌失措,试图逃跑,但有人把我按在椅子上。当大家唱完之后,在场的所有人都盯着我看。我只好站起来,向大家鞠躬打招呼:“我五音不全,嗓子破了,所以被迫上台唱歌,逗大家笑。”演奏的音乐其实是这样的。 《昨天一次》《更多》(昨天再次出现),我连忙说没听过,也确实不知道,但在场的几乎所有人都喊道,“我们爱听全球热门歌曲!”后来,一位女老师出手相救,说:“我和李老师一起唱。”其实,她唱歌的时候,我只是跟着哼唱。只有当她唱到“Every sha-la-la-la, Every wo-ooo”(每一个音符,每一个歌声)时,我才敢跟着唱。 。唱完歌我还没下台就已经满头大汗了。当晚,最后一个环节是颁奖环节。在场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奖项:最佳女歌手、最佳男歌手、最佳音乐歌手等等……你应该给我什么奖?费了一番功夫,讨论结束时,在场最年长的老师提出了一个奖项:最勇敢歌手奖。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,我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奖项。我还发表了获奖感言:“我从教十几年了,承蒙大家的厚爱,我获得了很多教学和科研奖项。今天我第一次获得艺术表演奖,可能是这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,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夜晚,我希望昨天能再次发生,我们能再次拥有如此美好的聚会。”观众起立鼓掌,愉快地离开。
我已经忘记了武汉大学举办的那场学术研讨会讨论了什么,但我记得卡拉OK和《昨天又是昨天》。近年来,我越来越喜欢这首歌,因为它是一首怀旧的歌曲,节奏轻快悦耳,带着一点悲伤。它感叹时光的流逝,追忆青春的美好,正如歌曲所唱:
每个音符
当他们响起时
是如此美丽
所有美好的回忆
如此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
有些场景至今仍让我热泪盈眶
昨天仿佛就在眼前
我已经是八十多岁的人了,也到了怀旧的年纪。近年来,每当我读书写累了,我就会时不时地播放一下《昨日重现》,伴随着优雅的歌声,我会回忆起各种美好的往事。有时会想起与亲人相聚,有说有笑的温馨场景;有时我会想到和同学一起读书、吃饭、旅游;有时我会想起和老朋友开研讨会的往事,争论得脸红了。一个人、一幅画、一件事,浮现在我眼前,如梦如幻,如昨日。只是我并不像歌里唱的那样“昨天仿佛就在眼前,回首美好的时光,岁月的流逝让今天显得更加悲伤”。我没有悲伤“昨天又回来了”,只是充满了幸福,充满了感激。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,感谢亲人的无微不至的关怀,感谢老朋友的陪伴,感谢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成就感。正如罗宾德拉纳特·泰戈尔所说:“我最后的祝福是那些知道我并不完美,但仍然爱我的人。”
(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)